欧美亚精品成人一二三四五区_91九色蝌蚪精品国产_国产午夜羞羞视频色色_成人国产精品污在线观看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yè)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獻 » 《菌物學報》 » 2015年 » 第五期 » 正文

    真菌對唑類抗真菌藥物的耐受機制


    【發(fā)布日期】:2019-01-22  【來源】:菌物學報
    【作者】胡成成 孫憲昀 陳曦 李少杰
    【機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摘要:唑類抗真菌藥物廣泛用于臨床和農業(yè)。唑類藥物通過與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Erg11p/Cyp51)結合,抑制麥角甾醇合成,同時導致有毒甾醇積累。真菌可快速在轉錄水平上對唑類藥物脅迫作出響應而導致耐藥性,尤其是唑類藥物外排泵基因和麥角甾醇合成相關基因表達的上調。農業(yè)和臨床上絕大多數唑類藥物耐藥菌株的形成都是由麥角甾醇合成基因和唑類藥物外排泵表達的變化或是突變所致。一些轉錄因子(如Pdr1p、Pdr3p、Upc2p、Yap1p、Tac1p、Mrr1p、CCG‐8)和信號通路(如c AMP途徑、PKC‐MAPK途徑、HOG MAPK途徑、鈣調磷酸酶途徑)均參與對藥物外排泵基因和麥角甾醇合成基因等的調控,影響唑類藥物耐藥性。針對于這些調控因子設計的抑制劑將有助于提高唑類藥物的治療效果。本文概述了唑類藥物的抑菌機制、真菌對唑類藥物耐藥性形成的原因、真菌對唑類藥物適應性響應機理,并對未來此領域的熱點和方向進行了展望。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371986);
    關鍵詞:唑類藥物; 耐藥性; 真菌;
     
     
    [ 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文獻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fā)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xié)議  |  信息規(guī)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